搭建平台提供机遇,打造中德交流典范——我司支持的2024中德智能制造与绿色环境发展论坛圆满成功

7月8日至9日,2024中德智能制造与绿色环境发展论坛暨中德合作办学二十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常州成功举办。来自中德智能制造和环境工程领域的知名院士专家、企业家、工程技术人员,国内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代表等200余人齐聚一堂,开展智能制造与环境工程领域的科技人文交流。论坛以“智能制造 绿色低碳 中德同行 共创未来”为主题。上海犀浦智能系统有限公司作为论坛承办单位之一,希望通过论坛,为深化中德智能制造与环境工程科技合作发展搭建桥梁。

我司首席顾问,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工业 4.0 学习工厂主任陈明教授主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驻会副会长管培俊、国际智能制造联名主席助理张彦敏、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驻会副理事长陆大明、德国工程师协会(VDI)中国联谊会联合主席奥利佛.希尔曼Oliver Schirmer、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常州市副市长蒋鹏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驻会副会长管培俊、江苏省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崔景贵致辞。

陈明教授

中德合作办学二十年历程回顾环节,江苏理工学院校长戴国洪与德国梅泽堡应用技术大学校长马库斯.克拉布斯(Markus Krabbes)从探索、成长、共赢三个篇章,共同回顾20年来江苏理工学院与梅泽堡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办学的故事。

随后的《中德合作办学常州倡议》发布环节,江苏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贝绍轶发布中德合作办学校长/院长闭门会议成果。闭门会议由同济大学、江苏理工学院、浙江科技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合肥大学、烟台大学、上海电机学院等近二十所中德合作办学校长、院长和专家共同召开。《中德合作办学常州倡议倡议》指出,面向中德合作办学4.0,为中德合作办学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中德合作高校将加强中德高校优势互补,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中德高校师生双向交流机制,欢迎更多德国学生来中方高校交流学习,促进两国青年间的文明互学互鉴。

中德合作办学校长/院长闭门会议合影

集中签约环节,同济大学工业4.0学习工厂副主任陈云教授代表同济大学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签约《共建基于学习工厂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模式的合作协议》。上海犀浦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杨敏副总代表公司与库卡中国、同济大学、江苏理工学院签约《共建工业机器人产业学院,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集中签约环节

随后的集中揭牌环节,同济大学工业4.0学习工厂副主任陈云教授代表同济大学与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杨劲松校长共同揭牌“同济大学工业4.0学习工厂常州分中心”。

集中揭牌环节

主旨报告环节,国际智能制造联盟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教指委副主任、院士顾佩华,德国科学与工程院院士葛兴福,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产教融合联盟理事长、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首席专家石勇带来精彩分享,多角度展示了智能制造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杨华勇院士作主题报告《人工智能赋能高端装备创新发展的探索》。由四大科学范式的转变引入,讲解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数字化的关键技术,及高端装备智能数字底座系统的技术路线。提出数据、计算和AI驱动的数字底座是解决多学科工业知识融合难题的重要路径。并讲述了“深度学习赋能柴油发动机动力系统燃烧仿真”等AI for Science探索案例及“中国铁建大语言模型辅助投标文书撰写”等AI for Engineering探索案例。最后从数字底座、算力、算法和数据四个方向提出思考与建议。

杨华勇院士

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教指委副主任、院士顾佩华作主题报告《智能可持续制造发展与展望》。顾院士从智能制造研究综述、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绿色低碳设计与制造三个方面展开。顾院士提出,世界上许多制造企业尚未进入工业4.0,需要利用数字化和智能技术来加速转型进程。然而,一些欧洲企业已经开始致力于工业5.0,专注于以人为本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呼吁绿色低碳设计与制造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生态文明建设。

顾佩华院士

德国科学与工程院院士葛兴福带来主题报告《智能机床与智能制造的未来》。葛院士提出,当今的制造业正在经历许多创新与变革,智能机床将拥有更高程度的自动化,能够执行更多复杂的任务,减少人工干预。机床将配备更多的传感器和自主决策系统,以实现自主运行和自我维护,并且由于传感器的应用可以降低故障率,机器的可靠性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葛兴福院士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产教融合联盟理事长、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首席专家石勇作主题报告《践行新型工业化,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石勇首席从新型工业化提出的背景、新型工业化的“新”体现在何处,以及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个方面展开。石勇理事长提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要牢牢抓住数字技术深入发展的重大机遇,利用数字化技术创新产业组织,提升制造业有效供给、柔性供给、高端供给等能力,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这也是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在要求,更是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共同需求。

石勇首席

圆桌论坛环节继续由陈明教授主持,德国科学与工程院院士葛兴福、江苏理工学院校长戴国洪、德国梅泽堡应用技术大学校长马库斯.克拉布斯、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产教融合联盟理事长、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首席专家石勇四位专家就“德国高校如何适应工业界的变化”、“中国实施数字化转型的现状”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为参会代表提供有意义的借鉴与参考。

圆桌论坛

论坛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国际智能制造联盟、江苏理工学院主办,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产教融合联盟、同济大学工业4.0学习工厂、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和常州新能源产教联合体联合承办。同步举办“中德智能制造发展与人才培养”、“中德环境保护发展与人才培养”、“中德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人才培养”、“中德绿色能源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四个各具特色的平行分论坛。

论坛现场

上海犀浦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杨敏副总在第一分论坛作主题报告《以赛促学,推进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杨敏副总提出,提出“以赛促学”教学模式,以培养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学生为目标,结合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对学生能力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杨敏副总

同济大学工业4.0学习工厂副主任陈云教授在第四分论坛作主题报告《基于工业4.0学习工厂的产教融合新模式》。陈云教授提出,要分析工业4.0发展趋势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考虑进一步优化产教融合新模式的建议和方向。同时,呼吁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陈云教授

希望通过论坛,以中德合作科技人文交流进一步助力江苏省、常州市先进制造和绿色产业及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为中德产业、人才、技术的互通互融和科技创新做出积极贡献。